围绕工业节能,天津滨海新区从开展能源审计、清洁生产审核入手,挖掘节能潜力,推进节能技术改造。针对重点耗能设备,加快升级换代,对重点耗能设备能源利用效率进行节能动态监测,对不达标的要限期整改,并落实节能专项资金6000万元,节能量达35万吨标准煤。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天津滨海新区坚持贯彻国家节能降耗政策。不断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把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污染物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积极促进企业节能降耗。2011年新区万元GDP能耗为0.647吨标煤,同比下降4.5%,降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工业经济总量大是新区的主要特点。围绕工业节能,新区从开展能源审计、清洁生产审核入手,挖掘节能潜力,推进节能技术改造。针对重点耗能设备,加快升级换代,对重点耗能设备能源利用效率进行节能动态监测,对不达标的要限期整改,并落实节能专项资金6000万元,节能量达35万吨标准煤。同时,严格执行国家和天津市重点能耗产品能耗限额标准。
通过上述措施,滨海新区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产值能耗为0.19吨标煤,同比下降12.4%;冶金、石油化工等11个行业万元产值能耗下降幅度超过20%;新区98家综合能耗万吨标煤以上工业企业万元产值能耗0.33吨标煤,同比下降11.7%;属于天津市重点监测的26家企业,万元产值能耗为0.39吨标煤,同比下降14.9%,成为推动新区节能降耗的主要力量。
随着各项节能降耗措施的实施,新区多数大中型能源加工转换企业也加快了节能降耗技术与管理模式推广运用的步伐,能源加工转换效率进一步提高。
2011年,新区用于二次能源加工转换投入量4150.56万吨标煤,二次能源产出量3567.03万吨标煤,加工转换效率达85.9%,比上一年提高1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加工转换效率为75.6%)。
天津滨海新区还积极强化建筑节能工作,严格执行新建建筑节能65%的设计标准,巩固三步节能成果,配合全市制定四步节能标准体系,节能率达到75%;积极推动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大力推进规模化绿色建筑,加快太阳能、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在建筑上的应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区在发展太阳能、风能、浅层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方面也取得一定成效。目前开发区、保税区、中新生态城等太阳能光伏发电设施装机容量达到7.1MW,年发电量近1000万KWh;汉沽大神堂、大港沙井子以及大港古林街马棚口风电机组总容量将达1149MW,目前125MW已并网发电;新区地热能利用面积达到585万平方米。
新区还大力推广合同能源管理这一节能新机制。滨海中日能源、奥华能源、易普科技等节能服务公司以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工业节能改造项目,预计实现节能量将达5万吨标煤。
此外,滨海新区还积极推进公共交通车节能,不断提高混合动力和LNG(液化天然气)汽车比重,不断降低百公里油耗;提升港口交通节能,实施大功率电机变频改造,强化港口的节能管理;加强公共机构能源管理和统计工作,开展政府机关办公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推广绿色照明、电梯智能化控制等节能措施。
据悉,“十二五”期间,滨海新区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不低于18%,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保持在0.69以内。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比重达到10%以上。
Copyright © 2019 天津排放权交易所 Ice.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17006934号
津公网安备 12019002000231号
技术支持:信息技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