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特派记者吴瑶发自德班
德班会议已经召开三天,各代表团的博弈仍然波澜不惊,加拿大或将于12月退出京都议定书的消息给大会扔下一枚炸弹,加拿大环境部长肯特既未肯定也未否定这个消息,但加拿大寻求新的约束性协议的意愿没有改变。
加拿大、日本和俄罗斯等国拒绝接受《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已成定局,德班会议开幕后第二天,又传出加拿大将于12月退出《京都议定书》的消息。
对于这个消息,周二在蒙特利尔出席新闻发布会的加拿大环境部长肯特并未表示否定,但他明确指出:“我们并不阻止其他国家寻求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他说加拿大不愿意继续的原因是,美国、印度、中国等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并未受到《京都议定书》的约束。肯特将于德班会议的第二周抵达,参加第二阶段的谈判,临行前,在公共场合出席活动的他已经在周一、周二先后重申加拿大对于《京都议定书》的立场,加拿大似乎去意已决。
同时,加拿大将推动一个新的约束性协议来替代《京都议定书》,肯特说:“我们面临的问题很紧迫,但我们不需要一个现成的具有约束力的协议,我们需要的是马上展开工作,落实一个最终的约束性协议,必须包括所有的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德班会议参与气候谈判的加拿大代表团尚未对这个问题作出回应。
从N G O到其他国家的气候谈判代表团,对加拿大这一决定表示遗憾的声音可谓一边倒。
中国代表团副团长、中国气候谈判首席代表苏伟回应,虽然还没有在德班气候谈判中听到加拿大代表团正式宣布这个消息,但如果加拿大此时提出退出,无疑会对第二承诺期的谈判带来雪上加霜的打击。
虽然欧盟和加拿大一样,也希望把所有国家纳入同一把伞下进行减排约束,但欧盟对《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去留一直保持开放态度,欧盟气候谈判首席代表麦兹格昨日明确指出:“京都议定书不会死,问题只是能否进入第二承诺期。”
而南非驻加拿大高级官员M ohauPheko则表示,南非方面从可靠渠道获知,有一些国家已经被加拿大成功游说。
加拿大或将退出《京都议定书》的消息也引发了N G O组织的大讨论,不少N G O发布声明表示愤慨。绿色和平志愿者周一在加拿大国内举行抗议活动,称加拿大是“气候逃兵”。气候行动网络的N G O成员通过投票,将11月29日的“化石奖”第一名授予加拿大,暗指其顽固,称加拿大希望落实另外一个约束性协议的方式是“试图以最终的解决方式来应对急迫的问题”。
记者观察
Everything is money!
从正式开幕到昨天,德班气候大会进入第三天。从早到晚会议和发布会一个接一个,德班气候大会看似波澜不惊,背后却是暗流涌动,是利益的纷争。“Everything is m oney!”一名南非记者直截了当这样说。
“雄心”
“凡事在完成之前看上去都像不可能完成。”
德班气候大会秘书处执行秘书克里斯蒂娜•菲格雷斯在大会开幕式讲话中,反复引用曼德拉的一句格言。或许举办方早已知道德班气候大会的艰难。
大会将达成怎样的成果?据记者了解,很多人期望值并不高。于是,“am bitious”这个词在德班气候大会头几天被反复提到。
欧盟当属最有“ambitious”的谈判方之列。在节能减排立法、政策、行动和技术方面,欧盟一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自视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领导者。欧盟是唯一对《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态度还算积极的发达国家组织。但欧盟谈判代表阿图尔•伦格-梅茨格在德班气候大会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表态,全球需要一份比《京都议定书》更具雄心的减排方案。欧盟的立场实质上已经不符合“巴厘路线图”的授权。
欧盟雄心的背后,利益的考量是明显的。欧盟强调未来达成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协议应覆盖所有主要经济体。言下之意,美国、中国、印度“一个也不能少”。
由于美国及澳大利亚均非《京都议定书》成员国,只有欧盟排放权交易制(ETS)及英国排放权交易制是国际性的交易所,而其中又以欧盟的ETS最大,据预测,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容量为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碳交易标的的标价货币绑定权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货币职能将对国际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单就ETS来说,扩大的减排协议有利于欧盟这样的先行者。在昨天下午欧盟代表团新闻发布会上,欧盟的代表再度强调了征收航空碳税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强硬,似乎预示着欧盟在德班气候谈判中的立场不会松软。
“退出”
欧盟独树一帜,而加拿大则是耸人听闻。加拿大欲退出《京都议定书》的传闻,给有些平淡沉闷的德班大会注入一点调味剂。
有消息称,加拿大连第一承诺期的减排任务都没有完成。如加拿大减排不达标,将来可能受到某种惩罚。加拿大的退出或许是无奈之举。
但加拿大在国际气候谈判中并非孤军奋战,它和“伞形集团”其他成员有相同诉求。“伞形集团”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这些国家在全球气候变暖议题上立场类似,不愿接受《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
“加拿大的主要贸易伙伴是美国,加拿大实际上是替美国发声,如果减排影响美国经济,也就等于影响加拿大的出口。所以问题的关键还是利益。”南非《东方快报》记者A srifSaib如此分析。
加拿大是否和美国进行了协调?美国如何影响加拿大的立场?人们不得而知。原定昨天下午举行的美国代表团新闻发布会因故取消。有媒体人士称,美国可能是害怕成为众矢之的。
利益
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来说,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在技术、资金和能力建设上的援助承诺白纸黑字写在坎昆协议中。发展中国家对此念念不忘。南非代表团团长、南非水利与环境部部长埃德纳•莫莱瓦在前天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还强调,南非实现自己承诺的目标取决于发达国家在多大程度上兑现它们的承诺。南非的这种表态代表了大多数发展国家的立场。
发达国家在援助上的承诺,眼下被盯得最紧的是快速启动资金,这部分资金至今没有到位,但发达国家强调,通过碳交易和其他方式已经落实了部分。但问题是,没有发展中国家表示拿到了真金白银。
绿色气候基金是大家关注的另一焦点。在德班气候会议前,美国气候变化特使斯特恩在华盛顿外国记者中心表示,发达国家并非就应该作为捐款者。斯特恩说:“我理解,人们会首先把期望放在发达国家身上,我们理解。但我认为,也许会有发展中国家也想捐助资金给绿色气候基金,或通过其他方式提供支持。”斯特恩表示,当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隆最初提议设立绿色基金时候,他希望的是所有发达国家、发展中国都至少对该基金有所贡献。
在昨天下午的C O P17第三次会议上,各方代表对绿色气候基金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中国和77国集团表态支持,而美国代表表示,对绿色气候基金的相关机制要谨慎。
国家利益成为妨碍气候谈判的最大障碍。在开幕式发言中,东道主南非总统祖马呼吁,“谈判中,各国代表需要超越国家利益,为全人类共同利益和福祉寻求一种全球解决办法。”
但超越利益何其困难。“Every-thing is money!”南非记者Asrif Saib说,“最大的问题是钱。”
Copyright © 2019 天津排放权交易所 Ice.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17006934号
津公网安备 12019002000231号
技术支持:信息技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