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首页/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建筑节能纳入能源消费总控制 碳交易试点待启动
发布时间:2011/10/25 15:04:00浏览次数:1570

  据国家发改委人士透露,能源“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控制能源消耗总量,现阶段以高耗能产业节能为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未来更注重建筑、交通节能,走新型城市化道路。

  “中国每年新建建筑量达20亿平方米左右,能耗增长速度快。建筑耗能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并列,是国家控制能源消耗总量的一个重要手段。但目前,国内建筑碳交易机制尚未建立。”9月27日,德国工商总会北京代表处举办的“清洁发展机制讨论会”上,住建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高级工程师张小玲说。

  建筑节能涵盖新建建筑节能、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等方面。建筑能耗多发生在建筑物运行过程中,如建筑物照明、采暖、空调和各类建筑内使用电器等。根据业内统计,我国建筑总面积已超过400亿平方米,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30%左右。按照每年6%-8%的能耗增长速度,预计到2020年中国建筑能耗或将高达11亿吨标准煤。

  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十二五”期间,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4亿平方米以上,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500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节能改造6000万平方米。

  目前,住建部正在研究引入碳排放权交易推动建筑节能,发改委也会同地方政府研究启动建筑碳排放可行性。但现实问题是,“目前,中国建筑节能尚未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无法获取交易基金”。张小玲说。

  2010年,国家启动低碳省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确定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五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八市,作为首批低碳试点省和低碳试点市。

  但住建部人士调研发现,上述低碳试点省市所做出的规划安排无一可以直接用以碳交易。 “根本原因是既有居住建筑、新建建筑、大型公共建筑等能耗和排放基准尚未建立,没有明确的减排目标,以及有核查排放量的手段。”张小玲说。

  张小玲建议,国家应尽快选择城市开展建筑碳交易试点,对既有居住建筑进行基本情况调研,建立北方既有居住建筑采暖排放基线;对新建建筑开展民用建筑能耗统计,为新建建筑制定排放标准;对大型公共建筑建立历史排放数据。(据9月29日《21世纪经济报道》整理)

  点评:“十二五”规划中的焦点词汇就是“节能减排”,节能减排的政策及其影响力正向各个行业渗透,政府的重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当下建筑、交通节能,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势在必行。虽然目前在机制方面不够完善,节能标准制订有缺陷,但随着“十二五”期间的规划,建筑节能将被推向节能减排前沿,势必会加快建筑节能的步伐。

  据陶城报2011年英国—意大利访问团成员介绍,陶瓷行业在节能减排领域大有可为,不仅可以清洁生产,还能节约资源,降低能耗,该成员兴奋地表示,他对陶瓷行业的节能减排信心爆棚。建筑节能涵盖新建建筑节能、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等方面。建筑能耗多发生在建筑物运行过程中,如建筑物照明、采暖、空调和各类建筑内使用电器等。陶瓷行业能在墙体和地砖方面给力建筑节能减排,新型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正使陶瓷行业重新焕发活力,使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的矛盾不再尖锐。

Copyright © 2019 天津排放权交易所 Ice.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17006934号 津公网安备 12019002000231号

技术支持:信息技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