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首页/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新华社:盎然的人工绿意推动中国“双碳”进程
发布时间:2022/03/17 09:20:41浏览次数:1160

摘要:除了肉眼可见的环境改善,绿色生态屏障最可观的贡献便是碳汇。“经过修复建设,生态屏障一级管控区内林地面积已达18.73万亩,可实现碳汇约12.6万吨/年,而根据规划测算,到2035年,生态屏障区碳汇将达到约20.6万吨/年。”天津市低碳发展研究中心规划部门负责人赵翌晨说。

位于天津市津南区的绿屏·八里湾检测塔

3月12日,中国植树节。位于天津市区东南30公里的绿屏·八里湾片区,天蓝地绿,春意盎然。一个300多人的养护队正在林间忙碌,对几十万株树苗进行剪枝、涂白,并对土地进行修整、改良,为新苗补种做准备。

“这片林子的树苗的成活率很高,今春只需再补种3%,便能实现100%的成活率,完成碳汇目标。”负责这里绿化建设的项目经理付文轩说。

付文轩口中的碳汇目标,是天津市津南区被纳入天津市林业碳汇交易试点的成果。目前,第一批2.7万亩人工储备林已经完成了二氧化碳吸收量的核证工作,即将进入交易环节。据介绍,单这一部分储备林,可在20年间产生25万吨左右的碳汇量,至少带来500万元的碳汇收入。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全面落实《巴黎协定》,宣布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大力落实减排承诺。目前,中国已制定《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加速构建“双碳”政策体系,启动全国碳市场交易,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山水林田湖草沙共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景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作为其中的代表,2018年,天津启动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在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之间的黄金发展走廊上,规划建设南北向约50公里、东西向约15公里、总面积736平方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区,彻底改变“摊大饼”式发展路径,构建“津城”与“滨城”双城格局。

三年多来,这块面积相当于天津市中心城区两倍的土地上,拆迁修复、造林绿化、生态涵养,形成了一片守护京津的生态绿谷。

除了肉眼可见的环境改善,绿色生态屏障最可观的贡献便是碳汇。“经过修复建设,生态屏障一级管控区内林地面积已达18.73万亩,可实现碳汇约12.6万吨/年,而根据规划测算,到2035年,生态屏障区碳汇将达到约20.6万吨/年。”天津市低碳发展研究中心规划部门负责人赵翌晨说。

天津市津南区绿色生态屏障瞭望塔上拍到的风景(2020年11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人工造林是增加碳汇的最好办法。”天津社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生态研究所研究员牛桂敏说,相比成熟林、过熟林因生长速率下降,碳吸收、释放趋于平衡,人工种植的树苗生长旺盛,固碳速率最高。

研究表明,林木每生长1立方米蓄积量,平均可以吸收1.83吨二氧化碳并释放出1.62吨氧气。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在2001年至2010年期间平均年固碳2.01亿吨,相当于抵消了同期中国化石燃料碳排放量的14.1%,其中森林的贡献约为80%。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显示,中国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91.86亿吨,其中人工林的贡献近20%。

森林碳汇的持续增长,除了带来巨大的生态价值,其经济价值也在逐渐显现。

林业碳汇交易是“碳生钱”的重要渠道。作为碳交易的产品之一,林业碳汇交易让“沉睡”的碳活起来,从林间走向市场。

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天介绍,天津的林业碳汇交易仍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加速推进,规范化的林地管理将更有利于林业碳汇交易开展。预计到2035年,生态屏障区内林业碳汇年交易价值可达千万元。

“作为林地资源并不丰富的沿海直辖市,天津如此大规模的植树固碳行动令人惊叹,而全国的广阔前景更加值得期待。”李天说。

事实上,林业碳汇交易已在中国各地广泛开展。作为较早开展林业碳汇交易试点的省份,福建2017年至今累计完成林业碳汇交易350.8万吨、5168.8万元;2021年以来,安徽、甘肃等省市相继完成首笔林业碳汇交易……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正在实现统一。

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秘书长助理朱仲海说:“在全球森林资源呈下降趋势的背景下,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却连续30年‘双增长’,这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同时也令人看到由此衍生的绿色产业的光明前景。”

“林草经济是近几年中国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而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施,未来‘钱’途无限。”朱仲海表示,除了林业碳汇,下一步,木材资源、林下产业、林间旅游业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一二三产”联动,使越来越多的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

种下绿色种子,收获的不仅是美丽,还有希望。建设美丽中国的路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在实践中得到验证。

来源:新华社

Copyright © 2019 天津排放权交易所 Ice.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17006934号 津公网安备 12019002000231号

技术支持:信息技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