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由天津市生态环境局、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主办,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承办的天津市生态环境保护技术供需对接交流活动在梅江会展中心举行。共有150余家来自全球各地的先进环境技术企业前来参展,其中国内外上市公司及行业领军企业占到8成以上,大气污染治理企业和水环境治理企业参展比例最高。300余家污染防治重点行业技术需求企业参加此次对接活动。
开幕式上,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温武瑞说,近年来,天津市委、市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提出的“三个着力”重要要求为元为纲,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立足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积极进展。当前全市正处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期,举办此次活动正当其时,为进一步解决各级政府和重点企业污染治理攻坚难题、加快我市企业绿色转型升级、促进环保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建立桥梁纽带。他希望,参加此次活动的专家、企业和环保工作者,能够在对接交流的基础上,为全市污染防治工作献计献策,通过技术交流对接,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优势资源,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开幕式上,来自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市生态环境局、中信银行天津分行等单位的专家分别就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构建生态环境技术服务体系;加大技术应用提升大气污染防治水平、加快京津冀区域水环境修复;绿色金融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等主题做了主旨演讲。
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副主任禹军深入分析了当前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他说:“部分地方政府‘不会管’、部分企业‘不会治’已经成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新的急迫问题。天津市生态环境局为企业组织这个展会、天津市环科院搭建这个对接平台恰逢其时,十分必要,随着攻坚战向纵深推进,越来越要‘啃硬骨头’,技术进步的作用会更加明显。时间紧、任务重,要实现既定目标,必须加快构建生态环境技术服务体系、强化服务能力建设,推动实现技术供需对接与精准施策,提高管理与治理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中信银行天津分行行长助理赵广庆表示,随着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对绿色金融需求日益迫切,在推出全国首单绿色短期融资券的基础上,中信银行将做强绿色金融,支持实体企业转型升级。
本次技术对接活动中,业内专家、企业代表围绕科技治污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介绍了重点工作开展情况,交流了经验做法,并就一些问题提出了建议。活动现场还举行了供需双方、津冀合作项目签约仪式。
据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院长张涛介绍,此次对接活动聚焦大气、水、土壤环境治理技术进步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设计了大气污染治理、水生态与工业水污染治理、固废处置及土壤修复、综合环保服务等4大主题,现场设置国内展区和意大利企业特别展区,展示市政、工业、农村污染治理前沿技术和解决方案。“此次对接活动还特别结合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针对供需双方亟待对接的重点技术和创新服务,对VOCs与恶臭治理、河湖水体治理与修复、危险废物现场无害化处置、园区环保管家服务等治理案例进行了突出展示。”张涛说。
“此次活动的‘灵感’源于我们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的调研。”张涛说,市生态环境局在调研中,发现目前我市存在“治污技术缺销路,企业治污缺技术”的供需矛盾脱节问题。举办此次活动,就是针对治污压力大的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企业,主动服务,从政策、技术、融资和模式等供给侧入手,为他们啃下污染防治攻坚战中的“硬骨头”讲解政策要求、提供科技支撑,搭建合作平台。“为降低企业负担,此次会场展位全部免费提供。”他说。
Copyright © 2019 天津排放权交易所 Ice.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17006934号
津公网安备 12019002000231号
技术支持:信息技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