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首页/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天津市河东区成立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调控中心 重点区域进行实时监控
发布时间:2015/04/28 12:40:00浏览次数:2640

  为提升大气污染防治水平,天津市河东区成立了全市首家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调控中心,对辖区内的重点建筑工地、拆迁工地、燃煤供热站和裸露空地及周边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一旦发现污染行为,工作人员可立即截取影像资料,对相关责任单位下达督办单,及时消除污染隐患。

  日前,当记者来到管理调控中心时,网格协调员雷兴盛正坐在电脑前,用视频监控系统仔细查看每一处监控点位的情况。“我们在15处建筑工地、14处拆迁工地、19处裸露地面等区域安装了几十个固定监控装置,摄像头可以360度旋转,并具备夜视功能。”雷兴盛指着监控屏幕墙说。

  随即,雷兴盛将摄像头对准八纬路附近的一处拆迁工地,并拉近镜头。透过屏幕,记者看到十几个工人正在对一大片裸露的空地进行苫盖。“昨天,我们通过监控发现这处裸露地面有工程渣土堆放且没有苫盖,便立刻锁定该点位的周边情况、污染类型、网格长和责任部门,第一时间联系区建委等部门责令施工方进行整改。”雷兴盛说。

  记者在调控中心系统中看到,从发现污染点位、上传资料、锁定污染类型、划定责任部门,到下达督办单、阶段性反馈、办结上报;从网格长定期巡查的视频资料储存,到投诉电话反映的问题记录等信息一目了然,让大气污染防治的各项工作流程更加清晰严谨。

  “我们中心形成了实时监控、网格化管理、污染预警发布、重点地区综合治理‘四位一体’的运行机制。”调控中心主任刘集中说,“以前,污染环境行为大都通过群众打热线举报,发现问题时,往往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现在,我们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污染行为,第一时间锁定责任部门,第一时间发布预警信息,甚至在污染发生之前就能对污染程度进行预知预判,充分掌握了执法的主动权。”

Copyright © 2019 天津排放权交易所 Ice.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17006934号 津公网安备 12019002000231号

技术支持:信息技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