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首页/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节能服务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召开
发布时间:2015/01/30 11:38:00浏览次数:994

  1月29日上午,节能服务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开幕,论坛由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EMCA)副主任秘书长赵明主持,她首先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称本次论坛邀请了来自国家和地方节能主管部门领导以及优秀的节能服务公司代表,传播经济、能源和节能方面的资讯,希望大家积极参与互动沟通,提出自己各自的见解。

  首先上台演讲的是被称为节能服务产业奠基人的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戴彦德,他对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服务产业、大的宏观经济和能源政策有着独到的见解,可以为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指明方向,为众多节能服务公司带来信心。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戴彦德演讲的主题为“新常态下节能服务产业的机遇与挑战”,他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现状。经济方面,我国经济持续三十多年的快速增长,逐渐步入新常态,根据世界银行2010年标准来看,我国已经步入世界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是依然呈现出速度快、总量大、水平低、不平衡的特点,面临着严峻的发展形势,具体表现为“三期叠加”,即“经济增速换挡期、经济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能源消费方面,近年来我国的能源消费增速放缓,但年增量依然很大,也表现出增速快、总量大、人均低、煤为主、效率低的特点。据数据显示,2014年煤炭约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4.2%,电力、石油等能源消费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增长,这些既反映出了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也说明了我国对燃料的需求量巨大,但是国家对节能减排的态度依然会维持三个“不会变”,即资源环境的约束不会变、推动节能的力度不会变、支持节能的政策趋势不会变。

  接着,戴彦德就当前的环境形势进行了介绍,他以雾霾为例,将其归纳为“国之伤、官之忧、民之痛”。他强调,“十三五”必须重视环境问题。当前我国的环境形势呈现出压缩型、叠加型、复合型、祸合型的特点,因此必须开展能源革命,实施低碳发展战略,实现能源消费消费总量控制与能源供应模式的转型,他用一系列的数据证明,面对严重的环境问题,唯一途径就是“节能,节能,再节能!”

  面对能源需求快速增长,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的局面,节能将作为继煤炭、石油、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以外的第五大资源进一步利用,并作为重塑能源、能源革命的主要手段写入未来篇章,国家也会在政策方面予以大力支持。

  在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中“地方经验”环节,深圳市嘉力达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海建以“深圳推行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实践和创新”为题,重点就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实施中的障碍和对策进行了详实的分析。发言中,他对深圳市公共机构能源消耗、节能服务公司基本情况和深圳市公共机构节能总目标三方面进行了介绍。他表示,深圳市相关部门对于完成公共机构节能目标一直主推合同能源管理,通过统计分析和对用能单位审计,确立改造总面积为1500万平方米其中合同能源管理改造面积约1130平方米。

  李海建对于公共机构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的障碍从思想观念、政策法规、操作平台、公司执行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分享了他的解决之道。他表示,公共机构推广合同能源管理,首先必须充分调动政府各级领导的积极性,激发用能单位参与热情,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还需要有更“接地气”的具体政策,并从管理、任务、操作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

  对于未来节能服务之路,李海建说道,“马拉松没有奇迹,只有累计,节能更是一场马拉松。”

  国际视野: 美国节能服务公司发展的教训和新机会

  EEPIC(Energy Efficiency Project Investment Company)董事长兼总经理 Thomas Dreessen(唐杰能)以国际视野介绍了美国节能服务公司的发展历程,发表了题为“美国节能服务公司发展的教训和新机会”的演讲。

  EEPIC(Energy Efficiency Project Investment Company)董事长兼总经理Thomas Dreessen(唐杰能)以国际视野介绍了美国节能服务公司的发展历程,发表了题为“美国节能服务公司发展的教训和新机会”的演讲。

  首先他以幽默的开场白表达了能够参加论坛的喜悦之情,称很喜欢中国朋友为他起的“唐杰能”这个中国名字,每次来中国,就感觉回到了家,回到了节能之家。接 着,他介绍了美国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状况。据介绍,美国节能服务产业规模曾经以稳定的速度持续增长,虽然现在已经开始衰退,但是2011年度的报告显示产 值仍为53亿美元,并且美国曾经期待年产值规模从2013年的60亿美元,到2020年增长到110-150亿美元。

  与中国不同,美国的节能服务公司专注于公共建筑,以节能托管方式开展项目,因节约能源而改善资产所获得的付款来保障节能服务公司获得长期投资回报,但是也会遇到很多阻力,其中大部分来自于政府客户。

  从国际估值来看,中国节能服务产业的总产值为70亿美元。他表达了对中国节能服务公司的一些看法,即国有企业融资方面阻力较小,压力主要集中在私营企 业,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私营企业的主要业务不放在节能改造方面,二是业主对节能服务公司提出的节能效益不信任,三是节能量第三方验证不 完善。针对此,他提出了能效“项目融资”的解决方案:采用经过证实的结构化项目融资管理,采用标准化的“平台”方式,采用透明的节能量和M&V计 算。

  最后,他总结了五句话作为演讲的结语:第一,节能服务产业在全球都是复杂和困难的;第二,节能服务公司的“分享节能量”融资方式将 限制产业增长;第三,标准化和透明的M&V是结构化项目融资即保障节能量效益的要求;第四,政府行政指令是必要的但不足以确保节能服务产业的成 功;第五,美国公共部门的重点项目,以及节能量保证模式将在中国市场中面临挑战。

  精英对话:创新无极限 服务创新未来

  在节能服务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中,还举行了以“创新无极限 服务创新未来”为主题的“精英对话”。对话由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戴彦德主持。

  来自天壕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作涛、国发节能环保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郭留成、赤峰和然节能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宿颖波、广州柯美利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胡佳、北京环境交易所董事长梅德文、国家标准化研究院环资分院院长林翎、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EMCA)副秘书长李清举参与了本次对话。他们重点围绕节能服务商业模式、企业发展融资模式、合同能源管理交易模式、节能减排技术产品方面的创新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结合自身发展与参会代表进行了交流。

  其中,陈作涛在发言中,对合同能源管理在天壕节能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就节能服务公司如何成长,如何发展进行了分析。此外他还结合天壕节能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讲述了他对节能服务公司创新的理解。

  郭留成则主要就国发节能业务发展和内容,以及针对宝钢节能改造案例进行了介绍。他还重点就钢铁行业的节能改造情况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节能服务公司关心的如何找到客户的需要,如何调动客户积极性,以及相关的扶持政策进行了讲述。

  宿颖波重点就近期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案例进行了详实介绍。在案例介绍中,主要针对与用能企业的合作模式、流程和技术产品与参会代表进行了分享。

  胡佳在发言中,重点结合自身在融资方面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方式进行了分析,并就自身对金融机构的了解进行了讲述,引起了与代表的关注。

  梅德文重点就节能与减排,碳交易的内在联系进行了表述。他表示,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将是节能服务公司未来发展的市场“信号”,而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也需要相关政策细化。他还表示,对于碳交易未来的发展将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和金融手段。

  林翎重点对节能领域的相关标准做了简要介绍,并就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讲述,同时她也表示,节能环保领域的标准还存在着很多缺失,未来将加强更多相关标准出台。此外,她还对节能环保标准方面未来的工作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希望各节能服务公司积极参与。

  李清举在发言中,首先对近期EMCA的相关工作,如普查等内容进行介绍,并表示产业目前的发展中还存在着短板,在未来发展中,产业链和市场合作型战略联盟将对节能服务公司资源整合起到积极的作用。

Copyright © 2019 天津排放权交易所 Ice.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17006934号 津公网安备 12019002000231号

技术支持:信息技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