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首页/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合同能源管理如何助力绿色照明推广
发布时间:2014/01/17 14:28:00浏览次数:1299

  国务院于2013年下半年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再度将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作为市场化新型节能环保服务业态的重要内容提了出来。

  作为市场化新型节能环保服务业态,合同能源管理在国内的推广还处于初期阶段。尤其是在公共机构领域的推广,仍处于艰难的摸索中,面临着不少难题。不过,可喜的是,合同能源管理已经悄然走入了政府采购市场。最初的试水则选择了绿色照明项目。

  那么,如何将LED照明节能改造等绿色照明项目与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现有效嫁接,使合同能源管理在照明采购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在这种嫁接过程中有哪些难点和应当注意的问题呢?

  新模式如何嫁接

  《中国政府采购报》记者在梳理2013年政府采购LED照明项目中发现,有多项LED照明节能改造的大标项目选择了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广东省大型LED节能改造项目的试水,拉开了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军绿色照明领域的序幕。大幕虽已拉开,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却依旧任重道远。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康艳兵认为,绿色照明行业作为国家节能减排的亮点工作,能对整个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规范起到一个示范作用。在他看来,绿色照明领域相对来说门槛比较低,很多节能服务公司做合同能源管理就是从绿色照明做起的。他同时指出,绿色照明门槛低并不代表技术含量低。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赵明也表示,绿色照明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包括在合同能源管理方面。在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的过程中,节能服务公司在选择光源方面,要参照国家标准,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帮客户选择光源。同时,要综合考虑使用单位个性化需求,比如宾馆、学校、医院等不同的场所,对光源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此外,还要考虑必要的一些控制手段。赵明认为,绿色照明看似是简单的业务,实际需要综合光源、用电、IT技术等方面来考虑,才能为用户提供满意的解决方案,所以这对节能服务公司要求是非常高的。

  此外,也有专家表示,在合同能源管理的推广应用上,要保证在同等的照度水平和接近的照明质量下,利用灯的效率,达到代替、节能的目的,这样对投资银行、用户都是负责任的。而不只是以电表数字来体现节能,更不能以牺牲照明质量和照度水平来达到节能的指标。

  推广之路非坦途

  《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再度吹响了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的集结号,并提出“支持重点用能单位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节能改造,开展能源审计和‘节能医生’诊断,打造‘一站式’合同能源管理综合服务平台。”

  但是,合同能源管理的推广绝非坦途。绿色照明领域尽管进入门槛相对较低,但也有着一定的难点。

Copyright © 2019 天津排放权交易所 Ice.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17006934号 津公网安备 12019002000231号

技术支持:信息技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