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首页/新闻中心/本所动态

本所动态

建筑领域如何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发布时间:2022/07/18 11:14:52浏览次数:1173

“双碳”目标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安排,作为碳排放大户的建筑业,低碳转型迫在眉睫。7月17日,由天津市碳中和与绿色金融研究中心、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天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建筑领域碳中和实施路径与发展机遇论坛在线上成功举办。

 

天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碳中和研究中心主任李宝鑫,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郭而郛,天津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吕石磊教授,南开大学循环经济与低碳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军锋教授,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创新业务部总监张顺等5位专家,分别围绕国内首个建筑碳中和地方团体标准《建筑碳中和评定标准》解读,零碳建筑发展策略及实施路径,建筑领域“双碳”目标实现的技术路径,建筑领域“双碳”行动与建筑新型电力系统,我国碳市场建设与碳中和实践等内容,发表了精彩观点,并与线上观众进行了互动交流。

 

李宝鑫主任介绍了今年2月正式实施的《建筑碳中和评定标准》编制背景和框架构成;着重讲解了标准的主要内容及其创新点。该标准从能耗指标到运维管理,从数据收集到碳核查,从碳信用交易到结果评定形成闭环;首次提出建筑减碳量及减碳率的概念,并结合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及改造类民用建筑、改造类工业建筑的各自特点,分别制定合理的指标要求,同时提出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等要求,旨在引导和促进建筑行业低碳转型,为推动民用建筑、、工业建筑的低碳化建设运行,以及既有民用建筑、既有工业建筑的低碳化改造提供技术支撑。

 

郭而郛院长从绿色发展的视角出发,通过大量的绿色建筑项目实践数据和经验,阐述了零碳建筑发展策略和实施路径。他强调,减少建筑碳排放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内容,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乃至零碳建筑是重要的表现形式。在选择技术路径时,需要充分考虑投资成本、建筑规模、用能结构、功能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因地制宜建设高质量的零碳建筑。最后他还通过分享中新生态城的零碳建筑项目案例,从技术创新、选用与推广价值角度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零碳建筑的魅力。

 

吕石磊教授指出减少运行碳排放是建筑碳减排的重点。建筑碳中和主要从发展低碳供能技术和降低建筑用能需求两方面着力。主要技术路径包括发展近零能耗建筑,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发展新型城镇能源系统,推动北方地区清洁供热,发展建筑电气化,发展新型储能系统,提高建筑固碳、碳汇能力等。他强调,构建以清洁为主导,以电力为核心,发展高水平节能建筑的建筑能源体系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根本;大规模进行既有建筑深度改造是解决存量建筑碳减排的重要途径。

 

王军锋教授详细介绍了我国建筑领域“双碳”政策的顶层设计,“双碳”战略对建筑脱碳带来的影响,强调要把握好城市建筑电力系统零碳化建设的主要方向,包括把握好从传统终端用电拓展到终端用电、储电、供电等多重属性的新趋势,重视分布式电力系统的重要作用,高比例的建筑电气化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衡量指标,太阳能光伏发电为主体的分布式发电系统成为重要发展方向,重视建筑电力系统碳足迹核算和智能动态建筑碳监测预警管理等。

 

张顺总监结合我国“双碳”目标提出的科学背景、政策背景、经济背景,提出全球碳排放约束时代的来临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概述了我国区域碳市场和全国碳市场建设及发展概况。同时他通过企业碳中和实践案例的分享,围绕企业双碳战略目标制定、实施方案策划、绿色价值挖掘、管理结构优化、品牌建设推广等领域进行了详细阐述。

在互动环节,论坛嘉宾逐一解答了线上观众的提问。对于中小企业如何参与“双碳”实践,张顺从被动和主动两方面分析指出企业既要密切关注“双碳”政策法规,规避风险,又要主动作为,通过减少、替代、抵消等方式,尽早参与碳中和实践。关于民生基础建设低碳技术面临哪些挑战,吕石磊表示,具体情况应细分,以供热为例,存在能源转型、余热应用、储热技术等挑战,应从开源、节流、增效三方面不断实现技术进步。关于建筑行业推进零碳社区建设的经验,面临哪些挑战,郭而郛表示,零碳社区比零碳建筑覆盖范围更广,使用功能上差异也较大,应从完整社区和零碳建筑思路综合考量,既要降低能源使用需求,又要积极利用可再生能源。零碳社区建设的挑战,包括建设成本高,需要覆盖更多管理服务和功能,需要人们转变意识认知,积极实践低碳生活等。关于建筑领域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挑战,王军锋教授表示,安全挑战主要原因在于实践中对系统的高标准需求和系统呈现出的功效不匹配,今后可通过技术迭代、创新逐步解决技术问题导致的安全风险。

本次论坛的协办单位是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支持单位是天津智碳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天津建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近1200名观众关注了此次线上论坛。

Copyright © 2019 天津排放权交易所 Ice.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17006934号 津公网安备 12019002000231号

技术支持:信息技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