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首页/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全球第二大碳市场启动 韩国碳价逼近欧洲水平
发布时间:2015/01/13 09:50:00浏览次数:1847

  1月12日上午10时,韩国碳市场正式启动,共有525家企业的碳排放将受到限制。根据此前公布的信息,韩国碳排放交易计划在2015-2017年将发放16.87亿吨碳配额(KAU),韩国也成为全球第二大碳排放交易市场。

  据韩联社报道,当日成交量为1190吨,成交额为974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58万元),2015年碳配额(KAU15)开盘价为7860韩元/吨(7.26美元/吨),收盘价为8640韩元/吨(7.97美元/吨)。上周五,据ICE网站, 2015年12月EUA合约收盘价6.8欧元/吨(约8美元/吨),目前韩国KAU的价格已经逼近欧洲EUA价格。

  此前韩国交易所方面表示,在排放权交易市场开设初期,由于不确定因素,企业将持观望态度。交易所将通过商品多元化等搞活排放权交易市场,如推出大气污染物质排放权等相关商品,考虑延长排放权交易时间,让金融投资企业参与交易等。

  在碳排放交易计划开始之前,韩国将15.98亿吨碳配额发放给覆盖的525家排放体,另外的8900万吨将在2015-2017年期间分发。这些排放体的碳排放占韩国总排放的66%。除了525家排放体外,韩国三家银行——韩国发展银行、韩国工业银行和韩国进出口银行,将一同参与碳信用交易市场。

  在亚洲,中国已经启动了7个省市的碳交易试点工作,并于去年12月份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根据碳道获得的资料,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计划于2016年试运行;按照国家发改委计划,中国的全国性碳市场到2020年将覆盖30亿~40亿吨的碳排放,约占中国总排放的40%。到2020年,每年碳排放许可的期货市场价值达到600亿-4000亿元,另外市场价值更小的现货市场达到10亿-80亿元。

Copyright © 2019 天津排放权交易所 Ice.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17006934号 津公网安备 12019002000231号

技术支持:信息技术部